南宁每个原住民村,都会有点自己的习俗。观澜和大浪是舞麒麟,在山咀头就是舞狮子了。提到旧时敲锣打鼓来舞狮的热闹劲儿,上了年纪的本村人仍是津津乐道。不过让人担忧的是,如今村人舞狮子水平可越来越下降了,“如此下去慢慢就得失传了”。
为镇瘟疫舞起狮子
山咀头舞狮子有100多年的历史,这起源还有个老故事。50多岁的居委会主任陈官强介绍,彼时村子里闹传染病,被人指点需要舞狮子放鞭炮。说是鞭炮里的硫磺能治病毒,而威武的狮子则可以压邪,且两者配合也热闹有劲儿。于是村里人就置办行头学了几手,舞狮子的传统也开始流传下来。
如今舞狮队的陈运光介绍,旧时农业社会,舞狮子是逢年过节必备节目,平时则是农闲休闲娱乐主要是方式。而且相比舞麒麟也相对简单,几个人敲锣打鼓,4个人狮头尾一站就舞起来了。再配着鞭炮声那“真是热闹又喜庆”,就在刚过去的除夕夜,舞狮队还出来走街串巷表演了呢。
百年习俗还待传承
但让人遗憾的是,如今舞狮子也只能是在过节时在本村舞一舞了。一方面是平时大家都没那个空,年轻人娱乐方式多也不太愿意学,平常日子就放下了;另一方面前些年舞狮子还能拿得出手出去表演一下,这些年随着老师傅的日渐过世,水平下降得厉害“也不敢出去了”。如此舞狮子时空都遭到压缩,陈官强说起来不无伤感之情,如此下去可真是“后继无人”了。
在陈官强和陈运光们看来,要扭转如此局面,还得两方面努力,一是要有人教,其次有人学。好在村股份公司对此事还算重视,目前还正准备外出向其他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社区学习经验,且已经拨了经费组织人手,希望所余不多的老师傅们能腾出手来当教练;另一方面,则是号召村里年轻人也出来,不管怎样也学下这套“老祖宗留下的传统”。
28岁的陈文康表示,等到今年暑期就要一块成立一个班,再联系几个老师傅来学习舞狮子。